武汉体院学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2218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人类禁区到动物天堂,辐射严重的切尔诺贝利为什么动物成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10 16:2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有史以来人类发生的最严重的核事故,其产生的影响持续至今。由于受核辐射的影响,成千上万的人搬离了家乡,那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空城,犹如世界末日般的存在。

更多相关资料请参考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但是,近些年人们发现那里的野生动物数量飙升,难道动物对于核辐射有免疫能力么?其实切尔诺贝利的动物不是不受辐射影响,只是辐射并不至于到影响种族生存的地步。
细胞DNA受到核辐射后的反应也是很复杂的,自我修复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各种动物即使受到辐射还是有很大概率生存下来。核辐射当对于动物当然是有影响的,例如哺乳动物的性器官和眼晶状体的辐射敏感性就更强一些,在辐射隔离区内田鼠患白内障的概率要高于普通值。

在切尔诺贝里隔离区内,灰狼的密度超过了美国黄石公园内狼的密度,山猫、野猪、麋鹿、海狸等各种动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但是,小型动物影响可以看出来,例如辐射隔离区内蝴蝶、蜘蛛等昆虫的数量要少一些。
由于钚元素的存在,切尔诺贝利隔离区也许还要保持现状成百上千年,但没有人类的影响,这片区域的动物们看起来也能生活得很好。根据初步密度统计,切尔诺贝利狼的密度甚至比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还要高。
2#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12:59:56 | 只看该作者
罕见的普氏野马
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件后,该区域已经与人类社会隔离了30年之久。也许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这片连人类都避之不及的强辐射区域竟成了野生动物的王国,从麋鹿、海狸、猫头鹰到棕熊、猞猁和野狼,种类十分丰富。玛丽娜-斯科芙利亚与许多科学家猜测这是因为没有了人类的捕猎和对栖息地的大肆掠夺,因而野生动物们即使是在这样的强辐射的环境下也快速地繁衍了起来。


玛丽娜-斯科芙利亚是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一名研究狼的专家,也是众多关注切尔诺贝利区域野生动物的科学家之一。“去年春天快结束的时候,我们曾经来过这里,当时我们学着狼嗥叫,没想到山顶上的小狼崽们听到后马上朝我们对吼起来。”她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了有些淘气的笑容。
因为隔离区横跨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所以科学家们分为两组观测动物们的生活情况。来自乔治亚大学的萨凡纳河生态实验室的教授吉姆-比斯利表示白俄罗斯区域的哺乳动物数量比核泄漏之前还要多,五周之内他们的镜头就捕捉到了1只欧洲野牛、21只野猪、9只獾,26只灰狼、60只狸猫和10只红狐狸:“简直不可置信,你去哪都会看见狼。”而在自己的研究中,比斯利认为辐射并不是导致动物数量上升的因素。

更多相关资料请参考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生命并未在这里绝迹,这里充满了鹿、麋鹿和狼。
这片区域没有路毙的动物,记者在四月份进入隔离区时曾打算将每一种遇到的动物都记录下来,结果发现到处都有动物,就连废弃的核反应堆前也不例外。除了麋鹿、普式野马、獾等哺乳动物,他们还遇到了黄莺、乌鸦、三种捕食鸟类和十多只在放射性冷却池中游来游去的天鹅。
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海狸生活的痕迹,这是近年来这片区域生态系统发生的最严重的事情。村子里长满灌木丛、矮松和杨柳,木质的房屋被侵蚀,到处都是野猪觅食的嗥叫声。
3#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17:10:24 | 只看该作者
在村子的另一边是苏联建的一条运河,一些桦树根系被动物啃坏以后倒在了河面上,有的横跨两岸,有的泡在了水中。斯科芙利亚解释说:“三个星期之前我们来的时候这些树还好好的,海狸们繁殖得太快了,他们再这么啃下去所有的树都要倒下,到时候这片区域就会重新变成沼泽——就像一百年前那样。”
关于核辐射的争论还在继续。

切尔诺贝利地区附近的野牛

这片位于乌克兰北部和白俄罗斯南部的隔离区面积超过1600平方英里(约4143平方公里),是欧洲最大的野生动物聚集区之一。
比斯利在最新的研究中取了14种哺乳动物进行观察,并没有得出证据证明这些动物的繁衍受到了切尔诺贝利的高污染影响。这份研究为一些最新研究结果提供了支持,也驳斥了“动物繁衍受到核污染抑制”观点。

更多相关资料请参考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但科学家安德斯-佩普-莫勒则反驳道尽管每小时的放射量很小,但长期以往下去累积受到的放射量是很可怕的。生物学家蒂姆西-穆苏也同意他的观点:“近年田鼠中得白内障的比例越来越高,鸟类翅膀上的有益细菌越来越少,燕子出现白化症状——这些都是在核泄漏事件之后发生的。”
双方在核辐射对人或者动物都有害这一点上是达成了共识的,他们争执的焦点是这些不良影响达到了何种程度、是否会引起族群的减少。
这两大阵营争执了三十年,尤其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后达到顶峰,不过几十年过去,切尔诺贝利区域的现状给出了一个有力的证明。
辐射正在减弱
4#
 楼主| 发表于 2019-5-21 10:46:30 | 只看该作者
白俄罗斯的普里皮亚季河
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圈中传播,到今年,切尔诺贝利区域内放射性核素铯137的数量已经减半,衰变为寿命更短的钡的同位素。斯科芙利亚把摄像头安装在狼群聚居地附近的松树上,并解释道:“蘑菇生长会积累放射性物质,田鼠以蘑菇为食,所以它们体内也积累了污染物,当狼吃了田鼠以后,污染物又转移到了它们身上。”动物体内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不仅取决于它们居住地的污染物含量,同时也取决于它们吃的食物和平时的活动。比如远在挪威的麋鹿体内都曾被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而隔离区内
的辐射扩散则是十分零散的。

更多相关资料请参考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狼大概是最不受辐射影响的一种物种了,它们占有广大的领地而且还经常迁徙,甚至直接迁出隔离区去到更干净的地方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斯科芙利亚认为隔离区内的辐射对于许多动物的数量都不造成影响,因为它们连自身都不能维持。而比斯利甚至觉得:“人类都直接搬走了——这能抵消任何潜在的辐射影响。”言下之意,人类破坏力比起辐射尤甚。
偷猎是一种“平衡”手段?


在专为从事切尔诺贝利后续研究的工人、科学家、物理学家建造的小镇斯拉夫蒂奇中,谢尔盖已经连续工作了30年,他表示切尔诺贝利隔离区的野生动物数量在这些年“戏剧性”增长,但对于“灾后切尔诺贝利出现新物种”的传言,他表示“这不是真的,灾前灾后的物种密度都差不多。”
谢尔盖用摄像头追踪隔离区动物已经有很多年,可以说对该区域物种的了解,乌克兰部分的研究者中无出其右者。他能一口气说出隔离区内的所有大型哺乳动物以及二十多种其他哺乳动物和十多种大型鸟类。
5#
 楼主| 发表于 2019-5-31 09:46:28 | 只看该作者

   随后斯科芙利亚在一个废弃的前苏联档案室里发现的文件支持了谢尔盖的观点,这个发现暂时缓和了人们发现该地区动物数量剧增的兴奋之情:“根据官方数据统计,60年代到今天被猎杀的物种一直都没什么变化,偷猎确实会对物种造成影响,但是它们始终都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只不过稳定性会略有差别罢了。”

   事实上,由于动物并不像人一样出入某地需要出示证明,所以居住在隔离区附近的人甚至是偷猎者就成了粗略估计动物数量的晴雨表。“现在这里的动物数量更多了。”


更多相关资料请参考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由此有几个结论:
1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力比核辐射大很多
2人类文明自身非常脆弱
3野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高于人类

6#
 楼主| 发表于 2019-6-22 19:22:5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以《黑客帝国》中特工史密斯的一段台词作为结尾: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每一种哺乳动物都有一种适应环境,取得平衡的本能,但你们却没有。你们找到一个地方,然后就繁殖、繁殖、繁殖,直到所有的自然资源都被用尽。
   你们要想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扩散出去,侵占另一个地方。这个星球上另有一种生命体生存方式同你们相象,想知道是什么吗?病毒!人类是一种疾病,本星球的癌症,一场瘟疫。

更多相关资料请参考   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人类有时候要比动物脆弱得多,在经历世界最严重核事故之后,切尔诺贝利的隔离区,野生动物的数量几十年来竟然意外飙升。1986年后,这片地区人迹罕至,如今却是狼群、麋鹿甚至那些濒危动物的家园。


    人类的禁区就是动物的天堂,人类真的猛于辐射么?值得我们深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汉体院学院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4-27 09:17 , Processed in 0.2578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